鴻兔春節年假期間,各家媒體不斷爭相報導,全台灣知名度高之廟宇、宮、寺、院…等,信眾絡繹不絕、香火鼎盛之盛況,因而造成寸步難行,交通打結大塞車。更甚者衍生出人類性格異常面面觀,讓人匪夷所思無可理喻之事件~~假乞丐~~裝可憐、弱勢博取同情以獲得慈悲人施捨,作起無本生意。
關於假乞丐本人親身遇見數則。這是陳年法寶古老行業,求生存之另類捷徑。敘述幾則故事分享有緣瀏覽此文之朋友。本人是早已經過不惑之年甚久,印象最深刻是十幾歲至三十餘歲時,中部地區某火車站通往後車站之陸橋上,是獲取同情最佳地點,外來人潮流量大,專業者最愛,攤數最密集。曾經被擷發白天裝失能失智,博取同情被施捨,晚上換上西裝住飯店請小姐作陪,盡情享受人間歡樂。亦有特地遠從南部來此作生意,賺錢供子女受高等教育,被晚輩同學識破。
孩子上小學至目前,出現肢障匍行地上身掛拉繩推車賣香者,分佈在傳統市場。因為肢體缺陷無法正常銀貨兩訖,慈悲者見狀總是將錢放入錢盤即閃人,不在乎他的貨,得利者是背後送他來市場之集團。另一種是假扮出家人:到達目的地後換上架裟,手捧缽在市場作流動性化緣。有人真的是足感心!無小鈔,特地去換百元鈔,再跑回頭丟一兩 張給假師父作功德。
另一則:上市場買菜時偶而會遇見一位身穿灰色衣服婦人,頭綁包袱巾臉見不著人,腳掌纏紗布,半趴地上不斷向菜籃族行禮,以示請同情施捨吧?有一次突然憶起︰奇怪!她怎麼每次均是如此打扮,已經好久了腳始終如一纏裹紗布,紗布是乾淨的且無藥漬,又為何腳傷未痊癒。有一天天氣非常冷,有事至市區辦事情,晚上八點多走在店舖騎樓,迎面走來一如上述雷同打扮身背小孩(亦灰色衣著),錯身間聽聞母子倆對話:【那也蝦炸對尾轉去(唸台語)】【生理醜啦(唸台語)】【是按盞(唸台語)】【寡(冷)、夜市人借(少)、無生理!】。就是她﹏沒錯!原來是裝弱勢殘缺博取同情,當作謀生工具賺錢,生意地點不只咱家鄉一處,原來還有分店!妙哉!?吾之第六感終於得到驗證、解惑。
同時期間,每週六晚上居家附近有流動夜市,本人不甘寂寞甲人趕流行,紅目唔倒老熱汽排夜市,攤位靠近停車位,親眼目睹一急駛而來轎車,下來一位年紀稍長男人,一手拄拐杖,斜背草袋一副乞者打扮,隨後下來一對年輕男女打扮入時,若無其事很自然地與那位長者並肩離開吾之視線,往夜市晶華地段踱去。夜深人潮銳減,他們又一同現身,並共乘房車揚長而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